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3|回复: 1

各省美食美酒排排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09: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1 重庆:吃火锅,是一种生活情调


    提起火锅,我想没有人不喜欢吃。在寒冷的冬日里,全家围坐在桌旁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甭提多畅快了!在全国各地的火锅中,以川味的火锅最受欢迎,在川味火锅中,又以重庆火锅最为有名。通常,火锅都是在冬天吃,但重庆则不以为然,不分春夏秋冬,四季都吃。最妙的是山城有几条街,简直就量“火锅街”,沿街一溜二三十家火锅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热气腾腾,高朋满座。谁都知道,山城重庆和武汉,南京一起,被列为长江边上的三大火炉城。夏天,山城的气温38度的日子往往要连续两三个星期。这么热,一动不动都会冒汗不止,而火锅店里的食客还是那么多,虽然吃得汗流浃背还是干。若不是吃火锅有乐趣,谁去受这份罪!重庆认为夏天吃火锅来它个以热抗热,浑身大汗一出,反而顿觉爽快。
    有意思的是,在重庆的火锅店里,总能看到白白净净的山城妹子,不禁感慨一方水土一方人,这辣妹子就是怎么吃辣,皮肤还是楞个好!
NO.2 四川五粮液:黄庭坚流杯长江头


    话说公元1098年,北宋诗人黄庭坚犯谏被贬谪为涪州别驾,朝廷为避亲嫌,又把他转而安置于戎州(北宋后改名为宜宾)。山谷先生自此摆脱朝政,寄情于戎州山水诗酒之中。寓居三年,先生遍尝戎州佳酿,写下十七篇论酒的诗文,其中最为后世推崇的是《安乐泉颂》和《荔枝绿颂》。
    在唐代,戎州就盛产荔枝,因而就有了“荔枝绿”这种酒。一日,戎州名流廖致平邀好友黄庭坚到家中品此酒,当时诗界的规矩是将酒杯置于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由谁献诗一首。当轮到黄庭坚时,他试倾一杯,先闻其香,其香沁人心脾,再观其色,其色碧绿晶莹。看着透明醇香的美酒,黄庭坚顿时兴奋起来,所谓无酒不成宴,有酒诗如神矣。其当即吟诗一首《荔枝绿颂》。从此以后,戎州的“荔枝绿”就声名鹊起,成了进贡朝廷的天下名品。
    之后黄庭坚复作《安乐泉颂》,这更是诗化了的一篇鉴赏酒质的评语。诗中赞美五粮液前身姚子雪曲酒“杯色增玉,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蛰”,短短几字高度浓缩了古人对五粮液美酒的审美感受。
    黄庭坚一生好酒,他是最早宣传五粮液的前身姚子雪曲的人,也是最早作出鉴评的人,他的诗文为后人研究五粮液的发展史留下了珍贵资料。
    令人称奇的是,今天严谨认真的评酒专家们也给予了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高度评价。专家科学的评价恰与900多年前诗人黄庭坚的评价惊人地相似,这也恰恰说明了五粮液千古不变的卓越品质。
   如今,川酒市场正在走向品牌集中化、消费品质理性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伴随消费意识的品质价值观的逐步加强,优势品牌酒的提价也正顺应了价值回归与价格相对应的市场二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是大品牌的价值提价,而另一方面却是无品牌优势的中小品牌的“价格提价”及的低价格的市场冲击。
    四川的名片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在此,川剧、川菜就不一一罗列了。
NO.3 兰州拉面:失传的“进店一碗汤”


    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
    兰州拉面的历史已经有85年,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的。当时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他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大家都喜欢他的牛肉面,他突出一个清字。接着他开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卖了,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爽,醒胃。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马保子经营到1925年,由其子马杰三接管经营。
   马杰三继续在清字上下功夫,不断改进牛肉拉面,直到后来名振各方,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
    识别兰州拉面的正宗与否,要一看有没有进店免费一碗汤,正宗必有汤赠,那牛羊肝的汤是明目的,西域人多目光如炬,显然与喝此汤有关;二看牛肉拉面的汤是否清,汤浊就不是正宗了。现在可能赠汤环节早已省略了!
NO.4福州七星鱼丸:无心插柳柳成荫


  鱼丸是福建著名的汤菜之一。它是用鱼肉、瘦猪肉、虾干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那一颗颗如核桃大小的雪白的鱼丸,漂浮于热气腾腾的汤面,如满天星斗布于空间。因此,海外华侨把它称为“七星鱼丸”。福州的“七星鱼丸”具有色泽洁白,有弹性而不腻,馅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点,久负盛名。
  七星鱼丸有个传说: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鱼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正遇台风袭击。船入港湾避风时,不幸触礁损坏。修船拖误了时间,粮断了,天天以鱼当饭。商人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船妇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慢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
  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开头,生意并不兴隆。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
  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
  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店主将诗挂在店堂上,宾客齐来观赏。从此生意兴隆,小店日日春风。“七星鱼丸”也从此得名。
NO.5:东北炖菜:大快朵颐的豪放生活

  
    出了山海关,进入东北三省地界,冬长夏短,春秋季节则可以忽略不计。一年到头,就是一个字:冷。寒冷的地方,就需要相互拥抱彼此温暖,即使做菜也不例外。因此,东北的菜,多是两两搭配,一起下锅,大火狂炖,在滚烫中消弭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达到零距离。关东炖菜遂成了一种特色。
   东北人过年必杀猪,大块大块地切下来,有亲友来访,便和粉条一起下锅炖之。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闻一闻鼻子就能幸福得昏过去。盛一碗米饭,把猪肉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围在一起,吃吧。
生活是如此热烈而美好!
NO.6 绍兴黄酒:千年流转的女儿红

  
    在绍兴很有名的黄酒叫“女儿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说起“女儿红”那也是有一段的典故。
    在古代绍兴只要老婆生了女儿之后,父亲就会酿制数坛黄酒,然后就把酒埋在酒窖里,一直到了女儿出嫁才拿出来当成嫁妆陪嫁,所以称这种酒叫“女儿红”。女儿到了婆家就会拿出自家父母酿造的黄酒孝敬公婆。假如,公婆品尝了儿媳拿出来的黄酒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那么女儿就会在婆家得到上好的款待,今后在婆家有了地位。假如公婆皱眉,或许这儿媳在婆家的的境遇将不太好过了。公婆认为亲家没有手艺,连黄酒都酿造不好。因此,绍兴人家对生了女儿之后一定竭尽全力酿造上好黄酒。因为黄酒是用雕了花纹的酒坛藏酒,这些图案都非常美丽。由此“女儿红”又名为“花雕酒”。
NO.7 杭州东坡肉:苏学士落泊巧制“东坡肉”

  
    东坡肉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种杭州名菜之一。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用猪肉炖制而成。相传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他的怀念之情。现在成为杭州一道传统名菜。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
发表于 2009-1-22 0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本来就很讲究饮食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1-11 18:55 , Processed in 0.0833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