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72|回复: 1

看富人是如何炼成的 没野心只能一辈子当穷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5 12: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拉昂县一位年青的媒体大哼,以推销装饰销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豪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国博比尼医院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把他4.6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博比尼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万作为奖金,奖给揭开穷人之谜的人。
1.jpg
  

  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如果你所设定的目标是一只鹰,那你可能只射到一只小鸟,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月亮,那你可能就射到了一只鹰。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数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缺点,即缺乏野心。他们所追求的只是一种平常、闲适的生活,有的甚至只要温饱就行,即有饭吃、有床睡,这些就洽谈室了他们一辈子成为不了富人。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做穷人,当他们拥有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时,就会停滞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野心让他们贫穷。古文中曾记载,仲永3岁便能成诗作文,才华可溢,但却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没有继续填充自己扬名宇内的野心,终于泯然众人矣。

  翻开史业,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曾有深远影响的人物,拿破仑在军事院校就读时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统帅并吞并整个欧洲,由此他的勃勃野心可见一班。在院校期间,他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很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以赏成绩敏一做了名炮兵,开始了他的霸业之旅。成吉思汗扬言大地是我的牧场,有雄鹰的地方就有我的铁骑,造就了成吉思汗时代。同样,看一下中国近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批不甘平凡勇于挑战的开潮儿们脱颖而出。借着改革的东风,他们几乎都成了浪尖上的人物,都富裕了。前不久,一些好莱坞的新贵和其它待业几位年轻的富翁就此话题接受电台的采访时,都豪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宽这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即缺乏野心。

  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律师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证部门的监视下打开了那只保险箱,揭开了谜底: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那成为富人的野心。(首席执行官)

  决定你是富人还是穷人的12条标准

  1、自我认知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也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者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也就是穷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赚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赚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分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富人: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赚钱,也无论钱挣得的是多还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闲,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在战,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闲在思想,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6、归属感  

  穷人:是颗螺丝钉。穷人以为出身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于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的工作几十年,有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得不能再美的理想。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的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名不文。.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掉。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人:经济观点就是少用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于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意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的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的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有一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

  8、激情(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对不会做到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看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成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难过。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来的用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有艰难了。穷人把羊卖了,买成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帐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成功。

  11、上网  

  穷人:去163/sohu/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富人讲究荣辱不惊,温柔敦厚,那叫涵养,有涵养才能树大根深。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富人:去****.com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12、消费花钱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富人是怎样炼就的?

  许多人不明白,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阔佬们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到底理财致富的条件何在?

  说实话,和诸位一样,这些问题长期来也令我不得“要领”。直到前不久我听说这样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在此与大家分享。

  这个“神奇公式”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4万元,享受平均5%的利率,如此持续40年,他可以积累的财富为1.4万元×(1+5%)×40=169万元。但是,如果这位年轻人将每年应存的钱全部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市场,并假定能获得年均20%的投资报酬率,则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猜测是在200万元至800万元。然而,“神奇公式”给出的答案是1.0281亿元!而这个数据,乃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到:1.4万×(1+20%)×40=1.0281亿。试试将这个天文数字与前述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5%的定期存款相比,你会发现两者收益的差距达70余倍之巨,多么令人惊讶!

  尽管这个“神奇公式”听来很是悬乎———一个25岁的上班族,若依此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如此,全世界阔佬将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相信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不高,因为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将之进行到底。毕竟漫长的40年里,会发生多少不可预料之事。

  显然,“神奇公式”真正的目的,是告诉人们投资理财并无什么复杂技巧,最重要的乃是观念。每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即投资理财的能力。如此,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基本标准”的答案: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这便是致富的关键。

  由此,我想起另一桩趣闻:20世纪40年代,纽约某银行来了一位妇人要求贷款1美元。经理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不过需要她提供担保。只见妇人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据说:“这些是担保,一共50万美元。”经理看着票据说:“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妇人说:“是的,但我希望允许提前还贷。”经理说:“没问题。这是1美元,年息6%,为期1年,可以提前归还。到时,我们将票据还给你。”虽心存疑惑,但由于妇人的贷款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经理只能按规定办手续。当妇人在贷款合同上签字,接过1美元转身要走时,经理忍不住问:“您担保的票据值那么多钱,为何只借一美元?即使您要借三四十万美元,我们也很乐意。”妇人说:“是这样,我必须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而租个保险箱得花不少费用,放在您这儿既安全又能随时取出,一年只要6美分,划算得很。”一番话让经理恍然大悟。

  可见,在我们身边总有人抱怨现实条件不佳,使他们与财富无缘,但为何总有些看似平凡者,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其实,关键在于他们勇于创新,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正所谓因循守旧者,往往与财富无缘;善于创新者,却能收获更多。想来,这也是理财致富的条件之一。(上海金融报)

  掌握穷变富的哲理 迈向富人行列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A、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财智哲学: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B、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财智哲学: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C、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办证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投资是件风险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影响别人。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财智哲学: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D、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财智哲学:说到资本家,贫穷者就联想到那些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种抵触。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E、教育是最大投资

  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本科及以上)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

  财智哲学: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对很多贫穷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因为贫困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恶果。

  F、勿以运气为贫穷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股票,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级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从理论上讲,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却很难有什么推广价值。两个老太凭什么能够坚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坚定的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压在箱底忘在脑后了,要么是运气的因素。贫穷者把很多事情都归于运气。因为只有运气是最好的借口,可以为自己的贫穷开脱。"运气不好"是所有失败者的疗伤良药。

  财智哲学: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会有运气,不劳而获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权获得收入,是因为他为社会生产出了产品,社会才给了他的回报。

  G、知本向资本靠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就那么几粒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没有第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财智哲学: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上海金融报)

  学会像富人那样生活

  虽然自己是个穷人,不过对富人的印象一直还不错。这大概因为我曾经在本市最底层的贫民窟住过,也在一个相对高档的小区租住过两年。两地比较,感受格外深刻。

  贫民窟居住着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小厂下岗职工,还有一些流动摊贩,邻里间人际交往倒是很密切。可是软、硬环境实在不敢恭维,彼此一交谈无不出口成脏,白天去上班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担心房门被撬了。而那个相对高档的小区一切都很和谐,且不说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花园环境,大家平日都不会轻易去打扰邻居,充分尊重他人隐私。有距离却并不意味着冷漠,在楼道相遇,并不认识的邻居,彼此都会笑笑,打个招呼。晚上散步,因为喜欢遛狗或者跳舞,你会认识一些兴趣相投的朋友,大家可以热闹地谈论相同的爱好,却不会去打听对方的职业、婚姻等等……

  富人其实没什么不好的,为什么穷人往往会仇富?我一度不太理解。前不久,我住所对面的经济房小区热闹起来,房主们完成了装修陆续都住了进去。我曾经参加过该小区的摇号,没有摇中,于是便想去看看这座完工后的小区。

  想像中的经济房应该比较简陋,不曾想居然不比一般商品房小区差。更让人吃惊的是,各幢楼房前都停满了小汽车,还都是牌子不错的,没有QQ、奔奔之类的经济型小车。在小区里逛了一圈,凭我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这里大多数居民的经济条件不错,他们言谈、表情都很随和、散淡,没有大嗓门和大幅度的肢体语言;而花坛边活蹦乱跳的小狗大多是价值不菲的纯种犬,雪纳瑞、哈士奇、松狮……一个人牵两三条名犬的情况很常见。那一刻,我忽然也产生了强烈的仇富感,不是仇他们的财富,是仇他们抢走了穷人手里可怜的一小块“奶酪”。

  《像男人那样去战斗》,这是黄健翔的一本书。当然他不是让女人也像男人一样去战斗,而是让男人要像真正的男人那样。我想也应该有人出一本书叫《像富人那样去生活》,教育富人怎样去当一个合格的富人。相比于西方社会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富人阶层,我们周围的富人阶层还非常“年轻”,他们的富大多只是体现在物质上,许多人的心态依然很贫穷,于是在表面和谐中常常流露出种种矛盾。不少中国富人是“低调”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开着“宝马”去领“低保”,牵着几万元的藏獒住进经济房。中国的富人又是高调的,有海外报纸说,假如中国的富人不那么喜欢抖富,他们应该不会成为犯罪分子最喜欢的猎物……到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看看,指导穷人怎样致富的书比比皆是,却鲜有教富人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的书,这实在是一种文化缺失。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领低保。在欧美,你去领救济金,就意味着你从此告别了上流社会……”我认识的一位破产富翁曾经这样说,那时他已经比我们还穷了,可依然把自己当作富人。他相信哪怕从小摊贩做起,他还会重新成为一个富人。对于这样的“富人”,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去仇视他。(上海金融报)

  学富人理财型投资

  理财是一种思想,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必须改变你的思路。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人总是从小做起,循序渐进,然后不断壮大。投资也是这样,起初的投入虽有限,但以财生财的观念来说,它必然会成为未来获取更大收益的基础。很多人试图期望储蓄和筹集一大笔钱后,再来做一笔大生意或大投资,因为他们认为大的投入才能赚到真正的大钱,但往往事与愿违。太多的不成熟的动机和思维方式最终都使他们的大量资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要么生意不成,要么惨痛的损失掉其中的大部分……

  那么,不理财而仅靠自己的一身本事,就会逐渐富有起来吗?因为很多人在面对理财、投资时,总会不成熟的认为有风险,谁又亏了,谁又血本无归了。总是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更把稳一点,殊不知,正因为这样,他们失去了能逐渐成为一个富人的机缘,并且永远也富有不了,只能成为一个辛苦赚钱的工具,而非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的人。

  A 穷人和富人,不一样的理财观

  当人们刚刚参加工作时,收入不多,只够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时,当然是穷人。几年后,工资涨到了四五千,他们会考虑攒点钱,付个首期,买个房子。再过几年,收入涨到万儿八千时,他们又会面临娶妻生孩子买车等更高的生活开销。

  再经过几年的奋斗,工资涨到两三万甚至更多,也许真的可以称得上事业有成,但生活追求也变得水涨船高,房子要住更舒适点的,车子要开更高级的,孩子要上昂贵的双语幼儿园,旅游要去国外的度假胜地……

  总之,这种生活状况不仅在成都,乃至众多大城市里的白领,都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展开的。看起来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好,但高收入,并不代表他们就能进入富人的行列,因为每个月要付的账单越来越高,开销也越来越大,结果是他们对工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连换工作也不敢想了,因为他们一但离开了工作,就会手停口停,恢复穷人本色,同时已经水涨船高的生活标准也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

  所以许多人看起来是有钱人了,但是他们根本说不上是真正的富人,因此从科学理财的观念看,靠高收入和攒钱来实现富裕的思路完全是错误的,依靠攒钱,不仅多数人无法获得最终的财务自由,甚至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财观念。

  那么,怎样的投资理财,怎样的科学理财观念才能做到量体裁衣,以财生财、一生无忧呢?

  专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前的王公贵族子弟,凭着自己或是祖上的积累,享受不用干事的生活。他们的钱是花一分就少一分,钱花完了,就只能卖家里的古玩字画旧家具等,到这些东西也卖完了,一切也就完了。而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中的朱自治则不同。他有着数量可观的房产和每月丰厚的租金,自然过着悠然自得的美食家生活。

  可见,穷人和富人表面的差别是钱多钱少,但本质的差别是对待理财的科学态度。形象地说,在富人手里,钱是鸡,钱会生钱,在穷人手里,钱是蛋,用一毛就少一毛。

  B 房产趋于理财型投资

  《中国新富人群的理财需要与金融创新报告》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目前居民对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实际选择比例中,房地产以13.6%的比例列在第五位。但对于占中国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来说,房地产以最高的预计未来收益水平(24.5%)成为他们最钟爱的投资产品。

  该报告对新富人群的定义为:个人金融资产在50万元以上,年收入20万元以上。如今的新富人群则形成了民营经济所有者、各类企事业中

  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三分天下的格局。报告还显示,这些高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金融、IT、电信、房地产、贸易以及专业人士发达的中心城市,约占这些城市总人口的5%。报告中对潜在投资者的调查还显示:对于各类投资理财工具在未来1年内收益的看法中,房地产以53.2%位居第三,低于国债和基金,高于子女教育基金、股票、定期储蓄和收藏;在未来1年内对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

  选择调查中,房地产以8.3%的被选择率列在第二位,仅次于基金……对此,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居民对房地产投资的未来收益普遍看好。

  日前,记者在成都的多个商用物业的投资客采访和调查中了解到,成都有近80%的购房者都是中小投资者,他们一次性投资额均在30-100万元之间,年收入大多在20万元以上,属于典型的新富人群。为此,一商用物业的营销总监在采访中认为,成都市作为我国西部的中心城市,金融、IT、电信、房地产、贸易等行业均十分发达与活跃,因而城市新富人群在不断增加。对占中国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来说,由于他们已逐步具备较为成熟的理财观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在投资中更愿意选择具备良好发展势头和能持续创造利润的中长期物业。由此近来一直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的房地产投资成为首选也就不足为怪。

  C 人人都可以做理财高手

  财商这个词由来已久,但真正能明了其概念的人并不多。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让人们走出了以往理财的很多误区。

  通常贫穷人家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例如股票或房地产,比如说,有的人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赚很高的薪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财商高,只能是他的工作能力较强罢了。有的人在投资过程中,作风泼辣,敢于冒险,经常有很大的斩获。可是,也不能算是财商高,只能是他的投机能力强,外加运气不坏。举例来说,一百万的房子,转手就赚十万的这种投机做法就不算财商高。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财商”,是运用自有资金,赚取稳定收益的能力。譬如:花100万买了个房子,拿来出租,租金就算是稳定的收益,而收益越高,就意味着你的理财能力越强,所以,光靠简单的“有钱”,是不能让人安心退休的。因此,对于消费者(尤其是投资者)而言,必须善于运用你的财富,让钱代替人去工作,只有当钱能让你获得像工资一样稳定而充足的收入时,你也就可以退休了。

  真所谓“上天赐与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时间。”轮到你用这两种礼物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了,你,且只有你才有权决定你自己的前途。把钱无计划、不节制地消费掉,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长期回报的项目上,你就会进入中产阶层;把钱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财富将成为你的目标和你的未来,选择是你做出的。每一天面对每一元钱,你都在做出自己是成为一名穷人、中产阶级还是富人的选择。也正是居于如此的理财观念,城南某黄金商铺一则“年少无知,年老无资”的广告语乍一见诸报端,便引起了人们对选择贫困或财富的共鸣。

  让金钱为我而工作,而不是我为金钱而工作,成为金钱的奴隶,这是正确的理财观念。获取财富并不一定要通过艰苦的劳动,理财不理财的结果可能相差万里。

  D 前半生栽树、后半生乘凉

  对广大城市新富人群而言,每当功成名就之后,“退休”一词又成为他们心中化不开的情结和忧愁。于是,“我希望在××岁退休”、“等我有了××万的积蓄,我就退休了”……如此这般的感慨和豪言壮语时常充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曾经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那么,新富人群拥有多少钱才可以退休、安享晚年呢?曾经在网上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玩笑是397.2万元。它包括:买一套普通的房子得花50万元、买车至少100万元(以15万元/辆计,退休到死需要三辆)、养一个孩子要30万元、孝敬父母43.2万元(一对夫妻要养4个老人,按每月给每个老人300元计算)、全家开销108万元、休闲费30万元、退休养老36万元。

  其实以上的例子,虽是个玩笑,但它用概念的意识传递给我们,理财,首先要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或者通过工作的积蓄,或者通过投资。

  有了原始积累之后,就要通过投资去获得稳定的现金收益。只有以稳定的现金流为目的进行的投资,才能让人们在投资领域拥有持续的赚钱能力,才能规避投机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既有稳定收益,又能规避风险,这样才能让人安心退休。

  当然,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理财观念处于一种相当不成熟的状态,多数人用投机的心态投资,总想听一个消息就能赚一大笔,而忽略了投资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有大量的功课要做,过于看重“一笔赚了多少钱”,而不去钻研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看重的是稳定而持续的投资收益,而不是大起大落的赌博式投资。所以,如果更多的人能以现金流为目的,进行理性的投资,那么,不仅退休的理想可以早些实现,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也会更加理性。

  找出富人理财的共同点

  我们知道富人正变得越来越富。我们知道富人数量在增多。我们还知道,基金管理行业和银行业正向“财富管理”这一新领域投入巨大的资源。

  从经济数据以及对财富管理行业最粗率的理解来看,这一切都非常清楚。

  《福布斯》(Forbes)等出版物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也令上述说法不容置疑。这些排行榜光彩易读。

  但目前还不那么清楚的是,富人的投资方式与其他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们在概括“富人”及其需求的时候,需要谨慎行事。《福布斯》排行榜显示,按照排名前后,全球最富有的5位富豪分别是:一位美国软件企业家、一位成功的美国投资管理者、垄断全国电(600795,股吧)话市场的墨西哥投资者、宜家(Ikea)的瑞典创始人和整合全球钢铁行业的印度企业家。比尔·盖茨(Bill Gates)、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英瓦尔·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和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都非常富有,但对他们进行太多的概括,可能会很危险。

  财富管理行业的假设

  然而,财富管理行业的经营似乎的确建立在一种假设基础上:即我们概括出富人的一些特点。

  其一,为了进一步扩大财富,他们愿意承担公众不可及的更大风险。

  近几年来,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这两个行业一直在推动着市场,它们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大量关注。但普通散户投资者无法直接利用它们。

  它们属于富人,也是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活动的中心。富有投资者还可以运用多种策略,例如卖空或大量使用衍生品,而监管机构禁止多数散户投资者采取这些策略。

  不过,富人真的需要这些吗?

  至少从理论上而言,一位“财富”经理应能不去理会标准基金管理层有关贝塔和阿尔法——它们分别是与市场相关和不相关的回报——的所有担心,也应避免根据市场平均回报设定基准的做法。

  富人贵在守富

  但拥有巨额财富的一个优势在于,你不再需要取得巨大、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来让自己变得富有。

  你唯一的担心应该是,首先,避免做出让你损失财富的蠢事,第二,回报超过通胀水平。

  这进而表明,最明智的策略是目前所说的“绝对回报”投资,现金是需要超越的基准,而关键是永远不要亏损。

  换言之,尽管非常富有的人群能够承担得起比他人更大的风险,但对他们而言,保守一些可能更为合理。他们可以承担更多风险,但他们没必要这样做。那些没有存够养老金的人,才可能会理性地开始承担巨大投资风险。

  富人投资理财更为保守

  最近几项调查表明,富人确实如此行事。他们似乎比公众投资者更为保守(而非激进)。因此,在全球市场最近的大幅下挫中,它们的表现可能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好。

  Tiger 21本月早些时候发表了一篇对其会员的调查。该公司总部位于纽约,拥有115名会员,这些会员都是“自己创业的富人”,拥有超过70亿美元的可投资资产。调查发现,这些会员们的股票投资比例从2005年的37%降至今年的30%。衍生品投资比例的确增加了一倍,从4.5%升至9.5%,但基数较低。他们平均现金持有比例为9%。同时从他们选择的衍生品来看,似乎更多旨在规避风险。

  他们持有现金的比例远远高于基金经理通常向长线投资者建议的水平。但Tiger 21的创始者迈克尔·松内费尔特(Michael Sonnenfeldt)称,这是“当前许多美国富人为求心安而付出的代价”。

  他们还通过直接持有或合伙的方式,大量投资于房地产。这再次证明了他们保守的投资特点,对于那些当初通常不得不承受巨大风险以积攒财富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

  Tiger 21的会员确实对私人股本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投资公开市场兴趣索然。成功企业家的确有进行私下交易的渠道,他们对这方面的兴趣胜于在公开市场进行操作。但即便如此,这也可以表明他们保守的投资倾向:与公开市场相比,私下交易的优惠条款很可能提供更高的“安全余量”。

  同样,市场研究组织Spectrem对可投资资产净值至少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投资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中43%的人希望自己大部分投资能够提供有保证的回报率。

  富人更擅长解读市场

  该结果表明了自2003年以来出现的一种变化,当时希望寻求有保证回报率的投资者比例仅为29%。回过头看,这段时间是在股市中大举低价买进的大好时机,这或许表明,富人只是在判断市场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从本质上回避风险。

  财富管理行业灌输给他们的投资理念颇有意思。例如,74%的人将对冲基金形容为“高风险”(而根据其名称,它们应该是相反的含义),而61%的人亦同样描述私人股本。

  最富有人群在面对对冲基金的吸引时,似乎特别冷静。Spectrem对可投资资产在2500万美元以上(按照任何定义这都算是高净值)的家庭进行调查,发现仅有27%的家庭投资对冲基金,低于上一年38%的水平。他们在对冲基金方面的投资额中值为160万美元。

  Spectrem称,这些美国富人几乎清一色地表示,其风险容忍度为“中等或保守”。

  对这些人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什么“寻求阿尔法回报”(与市场不相关的最佳回报)的问题,与“取得比现金更高的收益”或“获得超过通胀的回报”不同。这可能是阿尔法回报的一种形式,但只须运用风险最低的阿尔法回报产生策略。

  结构产品保证回报率

  这进而导致人们产生这样一种见解:私人银行业务的巨大增长可能来自结构产品。使用衍生品,可能向投资者提供有保证的回报率,如果基础投资(通常以大宗商品或股票为主)的回报率提高,那么其回报率可能随之提高。你只是必须放弃一些回报率。

  这是些概念问题。长期而言,投资者通常不需要为这种保证支付代价,就可以增加其财富。但对于已经积累财富、只须守住它们而非再去赚钱的保守型投资者来说,此类投资产品可能非常有吸引力。

  当然,这些都不能一概而论。许多企业家是通过将一家企业经营得非常好而致富的,而后希望确保自己能保住创造的财富。勿庸置疑,一些人希望获得巨额回报,因此他们不介意承受风险。

  但富人回避风险是有道理的,甚至连那些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也不例外。他们只不过是吸取历史教训。从长期角度看,要想守住巨额财富非常困难。如果不能将其多样化,抑或未能防范通胀风险,都可能导致家族财富的规模缩水。

  不妨看看《福布斯》的排行榜,注意如今位于前列的那些企业家发生什么变化。“旧财富”还在那里,但已经减少,并且在不断缩水。

  排名前五位的富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白手起家。排行榜中的其他大部分人也是如此。

  在这里,已经找不到19世纪那些著名的“敛财大亨”(robber barons)的名字。而只要这些家族的财富跟得上通胀的步伐,他们的名字本来应该会留在这里。

  看富人是如何投资理财的

  理财并不是要培养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理财是教给我们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金钱的理念,使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变好,带给我们安全感和成就感。

  比尔.盖茨心疼VIP车位的停车费

  世界首富盖茨敛财的速度快得惊人,仅用13年时间就积累了富敌数国的庞大资产,美国的传媒常常不由自主地将他神化。盖茨究竟有什么投资秘方呢?他是如何打理这份巨额资产的呢?

  盖茨虽然是顶尖级电脑奇才,但在理财的具体操作方面难免“技不如人”。为了使理财事务不致过多地牵制自己的精力,盖茨聘请了“金管家”。1994年,盖茨在微软股票之外的财产已超过4亿美元时,聘请了年仅33岁的劳森作为他的投资经理,并答应劳森说,如果微软股价一直上升的话,劳森就可以用更多的钱来进行其他投资。除了5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组合外,劳森还是盖茨捐资成立的两个基金的投资管理人,盖茨对这两个基金的捐赠是以将自己名下的微软股份过户给这两个基金的方式来进行的。劳森的工作就是将这些股份以最好的价钱售出,并在适当的时候买进债券或其他投资工具来完成这一过程。经过专家的打理,这两个基金的每年捐税已经超过了名列《财富》500家中的后几家公司的净收入。

  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至找不到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噢,这可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盖茨不同意。“我来付。”他的朋友说。“那可不是好主意,”盖茨坚持道,“他们超值收费。”由于盖茨的固执,汽车最终没停放在贵客车位上。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盖茨不愿多花几元钱将车停在贵客车位呢,原因很简单,盖茨作为一位天才的商人深深地懂得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恰到好处。大家都知道盐的妙用。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哪怕只是很少的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股神巴菲特的五大投资原则

  巴菲特他所信奉的集中投资原则,被许多投资者奉为金科玉律。但我们谁也不曾听说过巴菲特有什么管理学的理论。但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他的投资原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原则也是企业家应该遵循的原则。我相信,用这些原则指导我们做企业,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就像运用巴菲特原则投资股市会取得超常的结果一样。

  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原则是“找出杰出的公司”。这个原则的基础是这样一个常识:即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所以投资者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

  第二个原则是“少就是多”。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巴菲特认为只要有三家公司的股票就够了。他的理由同样是基于一个常识:买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之一无所知的企业。而通常你对企业的了解越多,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

  巴菲特的第三个原则是“押大赌注于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当你坚信遇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好机会时,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大举投资。

  巴菲特的第四个原则是“要有耐心”。他有一个说法,就是短于5年的投资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局瓜分。

  巴菲特的第五个原则是:“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他的理论是,既然一个企业有内在价值,它就一定会体现出来,问题仅仅是时间。“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产生高于平均效益的股票,将你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求胜”是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思想。

  成为百万富翁的捷径

  有人认为,现在美国大约有500万个家庭拥有100万美元的财富,其中80%的人属于第一代致富者。对这些人来说,富裕并不是拥有昂贵的轿车、别墅,而是有长期稳定的收入作保障,为此,理财专家认为,人们只要遵循一些普遍的原则,都可以挖掘出致富的潜能。他们归纳出了以下一些法则,或许对你有些启示。

  钱生钱法。1967年,北卡罗莱纳州的拉尔夫兄弟决定以出售股份的方式筹款开一家杂货店。他们联系了100个熟人,这些人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各自买下了100股。30多年后,当初的杂货店已变成了拥有1000多家连锁店的“食品之王”的大公司。它的股票价格为每股109美元,当年投资者中的78位已当上了百万富翁。

  量入为出。1960年,汉托和乔吉娜从古巴来到美国时,身无分文。1966年他们大学毕业后做了记者。他们的致富策略就是节省每一分钱,由于银行储蓄是按复利计算的,所以夫妇俩每月按时去银行存钱。他们的生活很节俭,打折商品是他们常买的东西,经常从报纸上剪折价券去买便宜东西,上班带盒饭。几年后,他们便把收入的大部分储蓄起来。直到1987年,他们拿出1250美元投到共同基金里,8年后就成了百万富翁。

  不筑债台。今天信用卡公司有五花八门的优惠办法吸引新客户。银行又大力推销房屋抵押贷款,一般人面对这类诱惑,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代价是你欠下债务,须为债务支付利息。美国百万富翁中70%全无债务,他们知道,每支付1美元利息,可用来投资的钱就少了1美元。因此,他们所买的房子一定是他们负担得起而财力上仍绰绰有余的。

  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的人能成百万富翁的机率,比工薪阶层的机率要大4倍。工薪阶层的收入决定于雇主愿意给多少,自己创业的人如果精明能干,可以大展宏图。

  长期等待。要想财富长久,就要具备足够的定力,拒绝短期利益的诱惑,抱紧核心资产。微软的比尔·盖茨能够多年蝉联全球富豪榜首,就是得益于他能够抗拒诱惑,不放弃微软的大部分股权。任何投资者在走向致富之路时并不富有。这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合理地安排自己手中的资金,选准投资方向,如此则任何人都会有可能成为富翁的。

  气定神闲。投资没有一定赚钱的道理,不过,富豪们一定有办法使自己安度投资的低潮。专家们发现,富豪们大多是玩扑克牌的高手。他们大多生活作息有规律,婚姻生活稳定、美满。有志成为富豪的人,不妨向他们的生活态度看齐。

  脸皮很厚。富豪的行为模式异于常人,常做出违反社会常规、招致他人忌恨的事。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的创办人山姆·奥尔顿经常扰乱市场价格。一旦逮到机会,他便伺机向供应商杀价。所以供应商们都知道和沃尔玛做生意不容易。因此,如果你想当好好先生,最好打消富豪梦。

  成为富翁的八个步骤

  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要先有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事实上,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美国人查理斯·卡尔森在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的发家史后写了一本名叫《成为百万富翁的八条真理》的书。卡尔森所总结的、成为百万富翁的八个行动步骤是:

  第一步,现在就开始投资。他在书中说,在美国,六成以上的人连百万富翁的第一步都还未迈出。每个人在迈出第一步时都有一堆理由,但其实这些理由都只是自己在找无关紧要的借口。有人也许会说:“没时间投资。”卡尔森说:“那你为什么不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把精力花在学习投资理财上?”

  第二步,制定目标。这个目标不论是准备好小孩子的学费、买新房子或50岁以前舒服地退休。不论任何目标,一定要定个计划,并且为了这个计划全心全意地去努力。

  第三步,把钱花在买股票或基金上。“买股票能致富,买政府公债只能保住财富。”百万富翁的共同经验是:别相信那些黄金、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儿,把心放在股票上,这是建立财富的开始。

  第四步,百万富翁并不是因为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而致富的,他们大多数只投资一般的绩优股,慢,但是低风险地敛财。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资。使投资成为自己的习惯。不论投资金额多少,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资,就足以使你超越2/3以上的人。

  第六步,坚持就是胜利。调查显示,3/4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5年以上,将近四成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8年以上。股票买进卖出资本频繁,不仅冒险,还得付高额资本税、交易费、券商佣金等,“交易次数多,不会使你致富,只会使代理商致富。”

  第七步,把税务局当投资伙伴,善用之。厌恶税务局并不是建设性的思维,而应该把税务局当成自己的投资伙伴,注意新税务规定,善于利用免税的投资理财工具,使税务局成为你致富的助手。

  第八步,限制财务风险。百万富翁大多过着很乏味的生活,他们不爱换工作、只结一次婚、不生一堆孩子、通常不搬家、生活没有太多意外或新鲜,稳定性是他们的共同特色。

  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之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

  塑造良好的理财心态

  很多人在学习理财时,最注重如何掌握投资的技巧:怎样去将手上的资金去生利,怎样在股票市场上去挑选合适的股票,怎样利用基金等投资工具,怎样投资房地产或生意,怎样尽量省下税金,怎样为退休或遗产作最佳的安排等等。不错,要有效地理财,必须了解各样投资工具的特性,然后定下一个整体的计划去实行,但有一样比这些技巧更重要的,就是先有正确的理财心态。态度不对,即使有最好的理财方法,往往也是徒劳无功。

  自古以来,钱财的吸引力令人难以抵御,试问谁不想银行存款或资产净值不断直线上升?可是人的贪性,令人心永不知足,为了追求钱财物质,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家庭、健康、良知、甚至自己生命。上个世纪80年代华尔街投机专家,公开宣扬“贪是好的”言论,至上个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长期上升,都令不少人对堆积财富如痴如醉,殊不知贪心却正是理财的首忌。

  贪心除了导致财务上的亏损外,也危害个人身心健康与家庭生活。建议大家在反思一下自己对理财的心态,然后才花时间为自己财务做一个谨慎的规划,去耐心地等候收成。

  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那就是:投资理财的能力。人们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获得财务自由的前提

  理财致富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

  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亿,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之,计算公式如下:1.4万(1+20%)40=1.0281亿。

  这个神奇的公式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人的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致富关键在如何理财,并非开源节流。

  目前,储蓄仍是大部分人传统的理财方式。但是,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何错之有?其错在于利率(投资报酬率)太低,不适于作为长期投资工具。同样假设一个人每年存1.4万元;而他将这些钱全部存入银行,享受平均5%(更何况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低利率时期,利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计,一年期的才1.98 %)的利率,40年后他可以积累1.4万元(1+5%)40=169万元。与投资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两者收益竟相差70多倍。

  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5%之下,将钱存在名义利率约为5%的银行,那么实质报酬等于零。因此,一个家庭存在银行的金额,保持在两个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够了。不少理财专家建议将财产3等份,一份存银行,一份投资房地产,一份投资于较投机的工具上。不妨在投资组合时分为“两大一小”,即大部分的资产以股票和房地产的形式投资,小部分的钱存在金融机构,以备日常生活所需。

  迅速成为富人的八大取胜之道

  (一)职业取胜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单凭职场打拼无法快速致富,实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职业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权威,快速致富会很容易。另外如果在职场中能够不断晋升,相应的薪酬也会水涨船高。

  (二)专利取胜

  能够为社会提供的产品越具有适用性、越具有独特的知识技术含量,就越容易成功。从可口可乐到微软,世界上成功的创富故事很多与专利有关。

  (三)套利取胜

  拥有一定的资金以后,在不同的投资市场进行套利性质的操作是实现快速致富的捷径之一。前提是熟悉的投资市场越多越好,由于每一个投资市场其运行基本上都是涨涨跌跌的,所以白领熟悉的投资市场多,就容易抄到底部,资金也会因此而比较安全。

  (四)资源取胜

  白领应该不断有意识地积累资源。在现代社会中要取得成功,是否积累了丰富的资源是很关键的,成功的营销人员通常都是很注意培养人脉资源的,要成为一名专家他平时也必然要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广义上的资源可以包括名气(知名度)、比较独特的技术、资金、人际关系、物质储备等。

  (五)借贷取胜

  普通白领要快速致富,必须学会借。除了金钱以外,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借来帮助提早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借有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借资金进行投机风险是很大的,只要注意控制风险,善于利用各种力量的人是较容易成功的。

  (六)合作取胜

  当机会来临而个人难以把握时,应该采取与他人合作的形式来争取赢利,千万不要因为贪婪而拒绝合作或者轻易放弃机会。好的发财机会虽然有但是毕竟不会频繁出现,应该珍惜每次机会。

  (七)出奇取胜

  与大多数人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维,并且只有与普通人差不多的生活目标,长此以往再出色的人也会沦为平庸。能够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者,平时都是有心人,都是善于发现机会并且把握机会者。

  (八)资本取胜

  通过对全球巨富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往往是资本市场中的长袖善舞者。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是快速积累财富的诀窍之一。所以当面临公司有上市的可能时,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把公司做大做强。(投资与合作)
发表于 2010-7-15 14: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富人还是穷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1-12 06:03 , Processed in 0.0964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