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耀宁在省戏校参观
孙耀宁的名片很简洁,上面写着“美国华人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美中文化协会副会长”等三个职务,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离家赴美已经20余年的南京人,其头衔与职务可以写上一大段。然而,归根到底他心中最爱的似乎只是“中美文化交流”这类的文化事业。这位一开口语言里仍有那么一丝南京话神韵的中美文化交流使者近日回国采风,昨天在久违的故乡他造访了江苏省戏剧学校,在校园里,他感慨万千,“南京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的,我希望江苏文化界人士能够前往美国”。
对家乡南京:
变化太大希冀尽微薄之力
“这是小火瓦巷吧?”“那里以前有个电影院啊!”昨天在友人的陪同下,孙耀宁坐在车子里看着窗外的景色,脑海里不停地搜索着以前他所熟悉的那个南京城。不过,这个城市的变化太大了,已经在美国生活了20年的美国华人孙耀宁除了感慨和喜悦,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怀旧感受。在江苏省戏剧学校的校园里,他深有感触地表示,“记忆里这里只有几幢灰色的小楼,现在这里的变化很大。”此次造访江苏省戏剧学校,是孙耀宁回国采风的一个行程点,此前他已经去西安感受了当地一些文化戏剧演出元素。作为一个家乡人,孙耀宁热情地邀请省戏校的师生们能够有空去美国展示江苏的戏曲歌舞表演文化,“我希望能够尽我的微薄之力,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嫁接到中美文化交流的活动之中。”
谈文化交流:
应打破“弘扬原生态”观点
孙耀宁学二胡出身,艺术人的细胞使他对市场有着格外敏锐的眼光。在美国从事文化交流多年,他深谙两国之间的观众口味。很多人问他,如何让中国文化演出产品走上美国市场?对此他说,美国是快餐文化,讲究的是新、奇、特,它在视觉与听觉上要求都很高,这样的市场氛围使中国的很多戏曲及歌舞演出必须在时间上进行压缩,把最精华的部分保留下来。他说,国外这几年对于中华文化很感兴趣,知道它博大精深,但是却苦于看不懂,因此,“文化只能交流不能交融。在文化交流上,我觉得我们国内的同行一定要打破‘弘扬原生态’这个观念,要在原生态基础上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市场才行。”在孙耀宁看来,中国文化完全可以走近美国主流,但是这里面却有两个主要障碍,“我们的传统演出段子并不能用英文演绎,另外,我们的欣赏眼光要与时俱进,在艺术表达形式上不能几十年不变。”
办华人春晚:
8年追求团圆精神
在美国做文化交流工作,孙耀宁很注意两国市场的区别,他说,美国一家市场权威杂志09年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美国人每人每年平均有136美金的娱乐消费,而美国华人却只有1毛钱。可能正因为看到了这个消费的“匮乏”,孙耀宁与同行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美国做了两大文化品牌节目,一个便是“美国华人春节联欢晚会”,连续担任8年总导演的他将中国“除夕看春晚”的年俗推广到了海外,时至今日,这台晚会已被观众誉为北美地区最佳文艺联欢晚会之一,每年使馆的领事参赞都会出席,“从最初1000多名参演人员,发展到现在几千人参与,在美生活的各行各业的华人,将个人不同的才艺在春晚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让很多无法回国团聚的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的文化土地上,从一脉相承的血亲同胞身上,分享到中国新年的喜悦,这比待在冷冷清清的家看电视要兴奋得多。”孙耀宁认为,中国人骨子里追求的团圆精神,是支持海外春晚持续举办的根本。
推中国腰鼓:
变打法加现代元素
除了“美国华人春晚”外,孙耀宁们在美国还有一个已经形成品牌的文化交流节目,那就是每年在圣诞节举办的“爱能改变一切圣诞晚会”。孙耀宁告诉记者,这台晚会也已经办了7年之久。圣诞及元旦是西方人的“春节”,孙耀宁说,“圣诞晚会”的宗旨是用中华文化手段诠释西方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是用中华乐器、戏剧、歌舞等去演绎圣诞节目。而这台节目的另一个功用是,它每一届都会募集款项,用来资助国内的希望小学和关注残障学生的成长。此外,经过多年的推广,他还与同行们把中国腰鼓与功夫扇成功地“对接”到了美国主流文化活动中,例如演出团队曾经参加过美国一年一度的玫瑰花车游行,美国国庆大游行及好莱坞圣诞大游行等。而他的诀窍是,“我们改变了过去腰鼓的打法,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还改进了传统舞蹈的演示,使它更符合当地美国人的欣赏习惯。”
本报记者 张 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