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大结局为何分两天播 不少网友吐槽怕烂尾
6月30日晚间,湖南卫视播出电视剧《少年派》的第39集和第40集。根据这部电视剧在各处正规影视剧资讯平台标注的集数来看,当晚的第40集应该是最后的大结局。不过,依据湖南台当晚的真实播出内容来看,《少年派》的最后大结局要留到了7月1日晚间。http://qimg.hxnews.com/2019/0701/1561945926991.jpg
而7月1日晚间播出的大结局当中,才会正式给出林妙妙、钱三一、邓小琪和江天昊四位考生的大学去向。今晚将会看到《少年派》以及《流淌的美好时光》的顺利接档。
但从之前网上根据小说剧透的内容,林妙妙、钱三一并未有所进展,这也让不少观众揪心。这种结局大家也感到失落,结局本是美好的,这样看来结局并不怎么满意。
不管网上的爆料的结局有多少种,林妙妙高考失利这一点确实是真的,撒谎翘课、上课不听、下课不刷题。编剧最后让她高考失利可能算是对所有学生的警告吧,毕竟在高考面前没有人可以打马虎眼,这或多或少会决定你的命运。
写这本书的编者这样回复的“一个不美好的结局,才能让更多人体会到真谛和成长,遗憾和不美好正是体现了现实的残酷和成长”,结局本应该很幸福才能让大家满怀期待,如果按照小说这样改编的话,那结果太令观众失望了,大家都期待着钱三一和林妙妙的感情有好的发展。看来要彻底崩溃了。
这部成长剧也面临着中期,每一位孩子都会随着家庭的变故产生不一样的人生,也许通过重重考验,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成长的价值。
延伸阅读: 《少年派》里的中国家长,凭什么要求孩子过得比你好?
《少年派》讲述的是四个高中生和他们的父母在备战高考过程中发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二”少女林妙妙意外考入重点高中,在半军事化管理的高中校园,挣脱妈妈王胜男掌控的她结交了三个好友:校花邓小琪、学霸钱三一和体育特长生江天昊。生活于不同家庭模式里的四个少年面对成长的变化甚至变故,分享、分担着欢乐与烦恼。
高考和离婚双重倒计时的重压之下,林妙妙的青春期遭遇王胜男的更年期,矛盾冲突不断升级。隐忍着父母名存实亡婚姻的钱三一却羡慕林妙妙热闹的家庭;江天昊突遭父母企业破产,“小爷”成为送餐“小哥”;邓小琪因为妈妈的秘密被曝光情绪一度跌入谷底,虚荣心被击碎后也理解了母亲的不易。
四个家庭各有笑泪,各有脆弱,也各有完满。读完小说会发现,六六表面写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实则通过孩子的视角记录下成年人的每一步挣扎和妥协。“大孩子了,要让着更年期妇女”“虚伪势利实用主义的大人们”“丧偶式育儿,践踏式仰望”……仅看小说的目录,就已让人忍俊不禁,进而抚卷沉思:成年人是比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成长的脆弱群体。
其实这一主题在六六作品中是一以贯之的,从《蜗居》中在江州从租房到终于买了蜗居的海萍,到《宝贝》中事业家庭兼顾的女强人静波,再到《女不强大天不容》中从传统媒体成功转型的郑雨晴,直到《少年派》中每个家庭中父母角色收获曾经缺失的成长。六六本人的人设更是直到中年都未曾放慢成长的脚步,甚至跨度更大。
“我记得伏明霞当世界冠军时才14岁,我爹妈总说你看看人家14岁在干吗,你14岁在干吗。其实是家长把他们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无忧无虑的,他们对未来的幻想也好、希望也好,是非常美好的,按照正常的步伐去做,不会都是世界冠军,我们的爹妈也不是世界冠军,可是他们不会过得比我们差。”六六成绩不好,高考后成了安徽大学的委培生;毕业后赴新加坡,从家庭老师做起,不想找到了自己的优长,成了专业幼儿教师;闲暇时在网上写作,不想竟成就编辑与作家事业;之后考取中欧商学院的EMBA硕士学位,毕业后竟然又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用三年时间读完了中医方面的硕士学位。她对自己未来的兴趣点和方向并不确定,但时刻享受着投入这种不确定带来的巨大收获。
因为自己足够优秀和自信,对儿子偶得的学业和前途她便十分淡定从容。“我觉得能够混到一个好的中学的中等,我就是个普通人,干自己喜欢的事业,有自己的特长,收入水平可以养家糊口,我做到了。偶得也做到了至少目前为止不差,那还怎样?”因此,六六笔下便有了《少年派》中林妙妙这个可爱洒脱不焦虑的女生。
六六也坦承自己为儿子上学买了学区房,孩子毕业以后就把房子给卖了,因为那不是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特别拥挤,每天早上堵车,小区里的家长都打鸡血一样,这不是中国独有的,全球都一样。在美国好的学区,房价也贵、地税也高,还是有家长不遗余力地想把孩子送去。要进好的私立学校,更不仅仅是买房子的问题了,还跟家长的背景有极大关系。“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你自己没有混到精英,你想进好的私立学校几乎没有可能性。所以其实这个社会每一天都在考验我们。但我不会把我的压力转嫁给孩子,因为我也没什么生活的压力,不会像孩子们说的那样,一只鸟自己不想飞,就孵个蛋,让孵出的小鸟去飞。我儿子跟我差不多,过得也没什么压力的,没有考学的压力,因为他知道无论考哪个大学,他妈都觉得挺好的,我不就是安徽大学委培生吗,我儿子只要考得比安徽大学委培生强一点儿,那就说明他比我进步了嘛。”
在《少年派》中,六六借林妙妙、邓小琪、钱三一和江天昊四个家庭的故事提醒中国家长们:家长逼着孩子进步,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你在这个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阶层?你每天还在被老板训,你每天工作还觉得完成不了,你每一天都觉得活得很累,却要求你的孩子过得比你好,你还没解决自己的问题呢,你怎么带领孩子进步?
林妙妙的妈妈王胜男每天扛着很大的压力,以致在教育问题上显得喜怒无常,朝令夕改,简直就是中国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典型代表。而六六剖析这一现象,确定地说,家长的压力本质上并非来自孩子,而是自我压力,是能力与希望、能力与欲望的不匹配。“如果成绩不好,我过这样的日子是很正常的,我就没有什么压力;可是你成绩不好,你还想过得好,或者是说你觉得看着周围的这些生活环境啊,物价的上涨可是你又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工资,你压力就很大。所以我们生活在芸芸众生中,感觉到压力,就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没有跳脱常规。”你自己都不是精英,你凭什么希望你孩子是精英啊,他也是你的种子结晶啊,你像什么样儿,他的基因不会逃脱这个范围之外。
作为孩子的起跑线,六六想在《少年派》中对中国家长们说:养育是一场与过去的自己的遭遇战,我们这一生,在有了孩子以后,是重新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相处。“我们气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忍耐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妥协的,是当年的自己。而最终,我们成长的,是现在的自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