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 发表于 2013-4-8 01:32:16

杜琪峰力作《毒战》影评:一片两“色”的警匪激战!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13-04-07/01081_466347387920725802.jpg



电影散场,一股涌向厕所的人群里,有个女孩用格外嘹亮且带有一丝不屑的声音跟她同伴说:“瞧见没,结局要不是我大法院一锤定音将古天乐饰演的坏蛋以法律处决,那就不是大陆放映的电影啊!”。由于括约肌肿胀不已,径直奔向厕所的我并没有看清楚说话的女孩,但却很清楚的听到了女孩的那番极为准确的论调。

无需再赘言杜琪峰和韦家辉的组合,在香港电影史里,此二人的突出成就足以令每一个港人为之骄傲。但正如多数观众所熟知的一条规则那样,香港警匪片在大陆放映的版本,多多少少会被进行同一个部位的整容:影片结尾,必然是英勇威武的警察最终战胜作恶多端的匪徒。当一条规则已经逐渐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而还是会被当做潜规则来一再践行的时候,这样的局面未免显得太过奇怪。然而,正是这样的奇怪局面,一直被指出,从未被改善。这,便是一种特色,暂谓之大陆特色。

作为一部由香港创作班底占据大多数的香港内地合拍片,《毒战》在一展杜琪峰一贯的警匪片风格之余,也反映出了香港内地在电影表现上的两大特色。如果说,香港与内地,于政治关系上有一国两制,那么于电影《毒战》而言,则分明有着一片两“色”的味道——一半大陆特色,一半香港特色。

如上所述的影片结尾自然算得上一种大陆特色(仅区别香港特色而言),这在杜琪峰很多电影里都有所体现。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早期的《黑社会》系列。但与其他杜琪峰导演作品不同的是,《毒战》除了在结尾上赋予了一贯的大陆特色外,在影片的场景打造和美学塑造上,也非常具有大陆特色。以往的杜琪峰警匪片,因为扎根于香港本土的缘故,十分鲜明的具有香港地域特色,令每一个港片爱好者都激动不已。而《毒战》则完全离开了香港,扎根于内地一个叫作津海的城市(具体是哪个城市你肯定也知道)。正是由于这样一番地域特色的转移,影片一开始便富有了浓郁到扑鼻而来的内地气息。当镜头从车流交织的高速路开始,到具有鲜明特色的收费站,再到无比接地气的超载大巴车,再到具有标志意义的十字路口和街边饭店。荧幕上每一处场景都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你生出一种非常熟悉的本地化感觉。倘若不是故事差异化明显,乍一看还以为是《神探亨特张》第二部出来了。而在美学塑造上,最鲜明不过的,便是影片整体色调和光线运用。以往杜琪峰警匪片出彩之处便是令人无比有感觉的色调和光线。深色调营造的戏剧张力和独特用光所形成的光线分割画面,令人于警匪斗智斗勇的刺激过程中,切身感受着一种别样的紧张。但在《毒战》里,我们看不到那样的视觉效果,只能在寡淡的画面中,一个接一个的被植入广告所分神——而这也是十分鲜明的大陆特色。

但杜琪峰还是那个杜琪峰,即便是将赚钱的口袋撇向了内地,也还是脱离不了香港味道。即使地域上甚至一点都不与香港沾边,也能在演员表现、剧情节奏、叙事手法、镜头语言以及动作场面上,一点一点的输出香港特色。古天乐出场多少显得有点土气,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作为时下香港电影的代表演员让本片首先抹上一笔香港色彩。综观古仔全片的表演,除了赞叹他表演功力上的出色之外,那种香港演员特有的敬业态度,对得起每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要知道,可不是谁都愿意牺牲那副帅气的容貌来拼命射击和被射击至血肉模糊的。而当影片幕后主脑那香港七人组出场时,影片像汤里撒了的碘盐一样,开始有了味道。不单是港腔赋予了香港味道,还有那种处事态度和方式,都是与内地截然不同的体现。而杜琪峰最令人叹服之处就在于对剧情进展节奏的把控:你甚至总能在观影过程中体会到一丝紧张和刺激同时又无法预知下一步会是怎样发展的兴奋。当然,最具香港特色的还是镜头语言和动作场面。虽然影片经历了一个紧张但颇为平静的文戏阶段,却丝毫不影响动作戏随之带来的那种酣畅刺激的观赏体验。杜琪峰以其独有的手法,将枪战展现得令人近乎陶醉。如果你看到连郭涛和李箐这样的演员都能异常淡定从容的举枪换枪连续开枪时,你就不会对本片的枪战戏失望。而近在迟尺的连续射击不中和打了很多遍之后才于一片血肉模糊中倒下去这种枪战桥段,也是最香港特色不过的元素了。

影片继承了杜琪峰导演大多数令人赏心悦目兼叹为观止的风格,同时也因为合拍片的缘故掺杂了很多鲜明的内地色彩。但这都丝毫不影响《毒战》成为本阶段颇为优秀的国产电影之一,一片两“色”的警匪激战,或许正在开启一个属于香港和内地联手打造的时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琪峰力作《毒战》影评:一片两“色”的警匪激战!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